青岛乾成书院导师桑恒昌先生简介
青岛乾成书院导师桑恒昌先生简介
桑恒昌,中国著名诗人,青岛乾成书院导师山东德州武城人,1941年出生,1961年高中毕业,保送到某空军雷达学院学习,毕业后志愿去西藏某空军部队服役,1963年发表处女作《幸福的时刻》,获全军文艺汇演作品二等奖,1972年退役。退役后历任《山东文学》诗歌编辑、《黄河诗报》社长兼主编、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,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,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。已出版诗集《光,是五颜六色的》《低垂的太阳》《桑恒昌抒情诗选》《爱之痛》《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》《年轮 月轮 日轮》《听听岁月》《桑恒昌怀亲诗集》《大声说着光芒》等21部。诗歌作品注重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素材,即隽永秀丽又磅礴大气,富含哲理,耐人品味。“诗是从心里疼出来,在心上生长的文字”“我有时间写诗,没有工夫去老”等,令人掩卷深思,予人启迪。约有300多首(次)诗作翻译成外国文字,并在国外出版诗集。著有文章500多篇,另有6部专著:《桑恒昌论》《桑恒昌诗歌欣赏》《桑恒昌一个诗做的人》《大地上的泪光》《横亘的诗骨——桑恒昌诗学论稿》《桑恒昌诗学研究文选》。报告文学《爱的暖流》(合作)获1981—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,诗集《桑恒昌抒情诗选》获首届山东省泰山文学奖二等奖。2016年被《山东诗人》杂志社授予“首届山东诗人终身成就奖”。2017年11月被评为“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”。2018年1月在德州学院设立桑恒昌文学馆。《山东文学通史》对桑恒昌诗歌的评价是:“艺术形式的创新,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是从意象化新诗到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;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,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;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,则是探索新诗意象化而卓然有成的一代。”
上一篇:青岛乾成书院面聘面应导师王志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