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乾成书院-官方网站【原青岛百家网】

您好,欢迎访问乾诚书院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透明又隐约,胆张又谨慎 ——从南方周末新年献辞所想起的 王才路

2023-06-11分类:王才路文化研究 阅读:411

9B51ED30-3C5A-4A82-98C7-1508C421D5C2.jpeg透明又隐约,胆张又谨慎

    ——从南方周末新年献辞所想起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王才路

    最近,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单位的新年献词涌上手机群,就不停地翻看着,无非想蹭蹭激动的热度。不知什么原因,忽然就翻到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2023,希望我们都能有奋不顾身的相信,坚韧恒久的勇气!》一口气连读了二遍。确实有所思有所感更有所激动。几天过去了,认真思考着这所思所感,究竟是什么?不由得又调出了网上的这篇新年献辞,从中翻找着引起所思所感的话语和词句,拢在一起,琢磨这些话语为什么引人有所思有所感?我想了很多很多,忽然有一个词语滚进了我的脑海,这就是“春秋笔法”。估计这的确多少有些出人意外。但我仔细想想,就应该是它。

   所谓 微而显',“志而晦”,“婉而辩” “春秋笔法”最初属于经学命题,从最初《左传》对《春秋》的称许,经孟子的阐释,到汉代儒学定于一尊后,尤其是今文家对《春秋》“微言大义”和“褒贬书例”的抉发和推演,遂确定了“春秋”的经学地位。此后不仅对漫长的经学史,而且也对后代史学、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史学领域,自司马迁创造性地将“春秋笔法”运用于《史记》写作并形成独具特色的“史迁笔法”后,风从波靡,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,乃至于后代官修史书,虽风格不一史才不等,但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春秋笔法和史笔法的影

   魏晋以降,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褒见一字,贵若华衮;贬在片言,诛深斧钺精要概括。以及唐代刘知几《史通》提出史家叙事“尚简”“用晦”的原则后,“尚简用晦”的“春秋笔法”遂成为经学、史学、文学共同遵奉的修辞原则

这种笔法的隐与显“晦”与“明”秋色共分,但又互相补偿:显与明色彩清楚阴与幽而不明使人猜测。透明又隐约,胆张又谨慎。隐约又谨慎的地方又恰是作者意在引起读者重视的内容。

    “春秋笔法”是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话语表达方式。就其古老而言,它起自于《春秋》,历经漫漫,旨在含蓄隐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褒贬态度就其鲜活而言,它又历经漫漫的历史嬗变,发展至今,并依然活跃在当今政治话语、外交话语、新闻话语、文学话语乃至在日常话语中。当我们每天浏览手机翻看微信朋友圈时,不仅仅了解事情的真相,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一波三折地到讲述者的价值判断。并能通过这一有意味的形式,更加滋滋有味的体悟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中有意味的意义。真也使阅读者领略摇曳多姿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与精神的感觉,真是妙哉!

 

 


郑重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clw55@163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上一篇:乾乾若水觅教本,陶陶诗意浸真魂—乾成书院随感录 王才路

下一篇:道心如镜,术高不过天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透明又隐约,胆张又谨慎      ——从南方周末新年献辞所想起的              王才路-王才路文化研究-青岛乾成书院-官方网站【原青岛百家网】-青岛乾成书院|王才路教授专栏|原青岛百家网|乾成书院官方网站
返回顶部